讓人心甘情願的10句情話

第一句: 和妳在一起, 天氣好壞不存在, 天天都是好天, 好日子. 第二句: 早上睡醒在妳身邊, 就是美夢成真. 第三句: 在一起30年, 我還沒有發現你有任何缺點. 第四句: 對我來說, 妳比足球還要重要. 第五句: 擁抱妳, 讓我覺得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第六句: 和妳一起去旅行, 很好玩, 很刺激, 也很浪漫. 第七句: 和妳在一起, 一個禮拜8天也不夠.

隔壁村來了個大明星!

上星期天, 我問外子要去哪裡走走, 他想了想說: “我們去Northill的森林走走吧!” 於是乎我們開車來到隔壁村, Northill, 並且把車停在村裡的小學堂前. 我有點納悶, 星期天下午時分, 此地怎麼會停放那麼多的車子? 難道是對面的教堂有活動? 可是, 現在全英國都在閉關對抗Covid-19, 不可以聚會呀! 更奇怪的是當我們在有多處積水的森林裡健走完, 回停車處時, 我們大老遠就發現, 不僅停在路旁的車更多了, 還有一大群看似攝影記者的人們圍在小學堂前面, 不停地拍照. 我們當然很好奇, 到底是何方神聖, 可以在這小地方吸引如此多架在三角架上很專業的長鏡頭相機? 我也顧不了什麼兩公尺的社交距離, 趕緊鑽到前面去,

我也會妥協

老公很喜歡美國影集Curb Your Enthusiasm, 並且認為Larry David是個天才. 我則認為劇中的Larry David可能是全世界最能理直氣壯地惹人討厭的人物設定. 他非常能小題大作. (He is the king of making a mountain out of a molehill, to put it simply.) 也就是說我不是很喜歡Curb

關在家裡, 話也可以這樣說!

怎麼說? 我們是這樣說的: 和妳在一起, 一天24小時也不夠, 一個禮拜8天也不夠. 沒法一起去超商採買約會, 至少我們可以一起曬衣服約會. 我們可以利用陰天, 出外景, 到院子裡拍美美的婚紗照. 在家運動, 身材也可以練得那麼好, 那麼結實. 我佩服妳! 星期六我們一起聽House of Love的線上演唱會. 我們一起先複習一下House of Love專輯中的歌詞. 出去健走, 帶錢包也沒用, 真是有錢沒地方花啊! 妳做好吃的飯菜, 我來洗碗,

開卷皆有益

我覺得我每天例行的運動好像到達了個瓶頸. 比如說, 我已經可以不費力地維持平板動作60秒, 甚至90秒. 很多, 高難度的動作, 我也都可以勝任愉快. 我就是什麼動作都做個一分鐘, 然後換下一個動作. 這樣一來, 什麼肌肉群都有訓練到, 但是又好像沒有集中火力在特別的肌群上. 我於是又到我的書架上找答案. 每回, 回台灣, 我都會到書局裡買許多關於養生, 健身的書帶回英國慢慢地看. 我覺得, 人家花了精神, 下了功夫, 寫出本書, 一定有什麼值得我學的, 一定有什麼我可以用在自己身上的. 這類的書很容易讀, 讀了也容易以為,

也算是個好消息!

昨天老公說他得知了個不好的消息, 讓我心驚膽跳了一下. 現在全世界都充滿著壞消息, 我實在不需要聽另一個令人沮喪的消息. 我小心地問是什麼消息. 他說他的一個學生手受傷, 因此沒法打字, 也就沒法交作業了. 我一聽, 與我想像的壞消息相去甚遠, 就大笑了起來. 這也讓我想到以前在台灣中船的美軍顧問公司上班時, 有位可愛的美國同事, 挺認真地晚上去補習班學中文. 有一回他告訴我, 他跟他的老師說, 他的作業被鱷魚吞掉了, 因此沒法繳交. 那是我聽到繳不出作業最有創意的說法. 老公學生的理由, 比較起來, 實在是相形失色許多. 不過老公同時也分享了個好消息. 他說他昨天網上上課時, 有位學生的愛狗也在場旁聽.

忙碌的四月

英國今年的四月並沒有許多的April showers. 上個禮拜幾乎天天陽光普照, 很溫暖, 我於是改到院子裡做運動. 在暖暖的陽光下, 我很盡興、忘情地運動, 常常會忘記時間, 很開心地運動個1-2個小時. 這樣持續了一個禮拜後, 突然, 我發現我的手背變得好黑, 我臉上的斑斑也增加了. 我才警覺到, 原來, 4月溫暖、可愛的陽光, 其實殺傷力很強. 我都是穿著長袖衣服, 長褲在院子做運動, 我的臉和雙手在沒有遮掩的情形下被曬黑了! 這個禮拜天氣依舊晴朗, 我學乖了, 如果還想在院子裡運動, 我得早起, 趁太陽還沒有曬到院子時,

Covid-19, 台灣, 英國, 還有我

我很感謝台灣公開, 透明, 有計畫地將來勢洶洶的Covid-19, 成功地掌控住, 讓所有居住在台灣的居民, 可以不受太大影響地正常生活. 反觀我所居住的英國, 完全錯失了可以主導並控制疫情的黃金時刻, 讓疫情一發不可收拾. 現在只有處於消極關城, 鎖國, 被疫情打得落花流水. 最狼狽的是連起先不把Covid-19當回事的首相也得到了這致命的肺炎, 一度還住進加護病房, 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記者都等在醫院門口, 等著可以報導最壞的消息. 現在, 首相脫險, 在家中休養, 有人談論英國現在處於群龍無首的混亂階段. 我倒認為, 現在誰主導, 都沒什麼差別, 錯失了可以主導的時機, 現在就只能關城,

不認命的兩則真人實事

第一則 天生苗條的幸運人兒, 一定不能了解減重有什麼困難, 有什麼好談的. 對Sylvia Tara來說, 從小到步入中年, 肥胖就一直困擾著她. 她就是不明白為什麼她明明就比其它人吃得少, 而且還少很多, 但是就是比人家胖. 她從12歲就開始減肥, 戰戰兢兢地不讓自己變胖, 但是歷史一直重演, 她就是比同學, 同事, 朋友容易變胖. 怎麼辦? 她就該接受她易胖的宿命, 當個認命的胖子? 不! 她不但拒絕認命, 反而花了5年的時間, 研究人體的脂肪, 從各個層面了解脂肪,